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心保和尚佛學講座 悉發菩提心以期成佛

佛學講座

字級

心保和尚佛學講座 悉發菩提心以期成佛

【人間社 段惠珍 屏東報導】 2022-07-27
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7月24日以「菩提心」為題,在屏東講堂佛學講座中,期勉大眾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,俾使修行更上一層樓,提昇自我的質量,圓滿菩提,歸無所得。實體暨線上逾600人聽經聞法。

心保和尚以「你要發心,發甚麼心?」問題開場,直問信眾,接著以淺白、善誘的口語明示大眾,「當然是要發菩提心。」何謂「菩提心」?心保和尚解釋,菩提心全稱為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,又作「無上菩提心」、「無上道心」或「無上心」、「道心」,也就是求「無上菩提」之心,無論在家眾或出家眾應「發菩提心」,了解佛陀所說的真理,成就智慧與福德因緣。

心保和尚強調,「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」,種下得度的因緣,由煩惱此岸到達解脫、自在安樂的彼岸。在人間行菩薩道,隨時隨地幫助他人,不退失菩提心,行菩薩道才有力量。「此菩提心,諸善中王」,心保和尚引用省庵大師《勸發菩提心文》「入門要道,發心為首;修行急務,立願居先;願立則眾生可度,心發則佛道堪成」。若有情眾生能「悉發菩提心」,因佛性本然俱足,蓮花自然遍地生。

諸佛菩薩們如何「發菩提心」,以期自度度人呢?和尚以風趣的口吻說:「佛陀度眾,非常打拚。」佛陀成佛之後,為五比丘講四聖諦,因為佛陀的能量很強,發心度眾,其菩提心就是成佛的種子。

心保和尚又舉《華嚴經.入法界品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為例,觀世音菩薩為善財童子解說「大悲行,解脫門」,以大悲心、大悲行成就圓滿佛道。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,心保和尚解釋第十九願:「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發菩提心,修諸功德,至心發願,欲生我國,臨壽終時,假令不與大眾圍遶,現其人前者,不取正覺。」發大菩提心,觀照自己的每一個念頭皆是饒益眾生,修諸功德,自然會與諸佛菩薩們靈感接心。

眾生念佛時要心口意專注一致,須信、願、行,同時有歡喜心、菩提心及迴向心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。「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必定到府接送。」心保和尚妙語如珠,大眾開懷大笑。

心保和尚重申學佛首重發心立願,再以《大乘起信論》所列舉之三種菩提心–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,佐以凡夫到須陀洹、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的發心為例,激勵大眾堅固信仰,對自己成佛要有絕對的信心。並提醒大家「修行在人間」,勉勵大眾,將菩提心發揮在日常生活行住作臥中,例如文章寫作、典座、掃地、泡茶、救濟慈善、講話、開車、修行等。若與人意見不同,需要溝通協調時,要發菩提心,不存瞋恚心,期盼對話者能生起信心,慈悲心。

藉由《淨土發願文》:「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願以淨光照我、慈誓攝我;我今正念稱如來名,為菩薩道,求生淨土。」心保和尚曉諭求生淨土,乃為菩薩道,直下承擔是菩薩,肯定自利利他的修行;眾生是菩薩道場,於大眾中修行,如星雲大師所言「在大冶洪爐中熬煉,破銅爛鐵也能成鋼。」

最後,心保和尚提策與會信眾:「我們不忘菩提心,終究可以成就佛道」,勉眾自我期許於修行路上不畏障礙,也贈語「祝福大家發菩提心,成就圓滿菩提。」
12345678910第1 / 200頁
追蹤我們